千亿伊利“天价奶”与2000万年薪的碰撞
来源:bob棋牌 发布时间:2025-05-14 16:55:21
作为中国乳业龙头的伊利,一直以来备受业内外关注。从消费者投诉到股价暴跌,从管理层动荡到财务 “大洗澡”,伊利股份光鲜外表下的遍布 “暗礁”,也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近年来,围绕在伊利身边的负面消息并不少,而企业多次“灾难性”的公关将消费者越推越远......
2024 年 5 月,有货车司机发布视频称,自己从内蒙古拉了一车伊利牛奶到江西赣州的一个中转库,其中30箱牛奶出现轻微破损,被中转仓要求赔付超2000余元。并且司机进行赔付后,被告知不能带走破损的牛奶。最后几经商讨,司机才可以带走三箱牛奶。算下来一箱牛奶要花费近700,堪称天价奶。
当网友愤怒质问伊利品牌时,其客服一句 “不缺你一位” 的回怼,更是直接把品牌推上风口浪尖,直播间被刷屏至关闭评论区。尽管后续伊利澄清,抖音上引起争议的账号并非伊利的官方账号,当事人也已经和解。但事件对伊利品牌和口碑的影响却是重大的。
不仅如此,还有不少货车司机表示在运输伊利牛奶时遭遇了赔偿事件,价格在几百或者上千元不等,更是加深花了钱的人伊利品牌的愤怒情绪。
质量安全问题是每一个食品企业绕不过的议题。不管是2012年汞超标、2018年钉子事件,还是到近两年的“酸奶发霉”、“冻干酸奶吃出虫子”事件等,伊利在时不时动摇消费者的品质信任。
2021年,北京郑女士反映,基于对伊利产品的信任,她在伊利新食机食品京东自营旗舰店购买了商品。但在其后的食用过程中,她发现乳酸菌冻干酸奶里出现了虫子。郑女士将相关视频在网络上发布后,没有引来相关企业的道歉,甚至收到许多陌生人的死亡威胁。还有网友评论道,买的两盒产品里都有漏气的,大企业食品安全质量怎么这么差。
2024年8月,陈女士在消费保平台投诉称,她购买的伊利益消酸奶,瓶口处有霉菌附着,而此时酸奶已经被喝掉了一大半。陈女士表示,酸奶在保质期内出现发霉变质问题,且商家售卖发霉变质的酸奶,这不仅违反了《食品安全法》,也对顾客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据了解,在投诉量排名靠前的品牌中,伊利最显著。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伊利的投诉量为2,889件,投诉处理完成率为82.14%。
还有12315 平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伊利新增 14 件消费者投诉,涉及灭菌乳安全风险隐患、虚假广告、售后服务推诿等问题。
如此看来,企业官网上“伊利视品质如生命,始终为广大购买的人提供品质最优的产品和服务”的标语,显得多么讽刺。
在高市场占有率背后,伊利的质量安全与售后服务问题仍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而如何在快速地增长中守护品质信任,成为这家乳业巨头未来的重要课题。
2025 年 2 月,新疆某乳制品企业因污水处理设施老旧,化学需氧量超标 39.29%,被生态环境厅点名曝光。该企业虽未直接标注 “伊利”,但其生产规模和地域分布与伊利子公司高度重合。消费者质疑:“一边喊碳中和,一边偷偷排污,伊利的环保承诺就是个笑线年,据公开信息,举报人反映跟伊利有紧密关联的优然牧业犇腾第五、八牧场沼液污染严重,导致灌溉井水变为酱油色。经政府部门调查核实,关于其打出的井水为酱油色部分属实。也是在这一年,优然牧业牧场又因把污水全部倒入耕地里被举报。2023年,有人爆料优然牧业牧场存在违规排放问题,生活在牧场周围的居民苦不堪言。2024年,督察组在其反馈情况中直指: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突出,优然牧业第一示范牧场氧化塘积存粪污量已超过16.69万立方米安全容积。
2021 年,鑫牛乳业起诉伊利集团垄断,指控其通过《生鲜乳购销合同》限制竞争。尽管一审以 “合同纠纷” 为由驳回,但最高人民法院最终裁定:垄断纠纷不可仲裁,明确伊利行为可能损害市场公平。
有资料显示,伊利通过控股优然牧业、中地乳业等上游企业,控制全国近 30% 的奶源,中小奶农被迫 “低价卖奶”,甚至会出现 “越生产越亏损” 的恶性循环。
在市场上,伊利股份2023年的液态乳和成人奶粉市占率均稳居第一,婴幼配方奶粉、奶酪、冷饮业务等也统统都是行业前三,几乎形成了“垄断”局面。
2024 年《反垄断法》修订后,伊利因市场支配地位滥用被列入重点监管名单。
4月17日晚,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重要的公告称,公司董事会收到公司董事朝鲁先生提交的书面辞职书。朝鲁先生因工作变动原因辞去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董事及董事会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委员职务,辞职后,朝鲁先生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
业内人士猜测,朝鲁的辞任或与内蒙古金融投资集团高管洗牌有关。而内蒙古金融投资集团在伊利的股权架构中占了重要地位,其通过控股呼和浩特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有伊利股份8.46%的股份,是仅次于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的伊利第二大股东。
一朝天子一朝臣,内蒙古金融投资集团发生高管大换血,伊利的发展是否能稳妥?各项战略又能否顺利实施?
朝鲁辞任不到半月,伊利就交出了上市以来的第一张营收、净利双降的财报: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下降 8.24%,归母净利润暴跌 18.94%,扣非净利润腰斩 40.04%。
因业绩下滑,叠加核心业务不稳的因素,伊利股份董事长兼总裁潘刚的薪资微降:由2179.32万调至1974.22万。
在资本市场,伊利也不似曾经那么风光。作为在A股市场上极具人气的白马股,5月第一个交易日,企业竟然高开低走,最终跌0.2%,最新股价低于30元,和历史高点相比跌去1/3左右。
4月中旬开始,伊利紧跟飞鹤的步伐,开始为全国合乎条件的孕期家庭,发放预计为16亿元的生育补贴。而如此大手笔的投入,更像是飞鹤、君乐宝等对手企业挤压之下的无奈之举,并且最后能否真正为企业赢得市场还是未知数。
从产品质量到市场垄断,从管理层动荡到财务健康,如今乳业市场萎缩、消费复苏乏力、消费观念改变仍是达摩克利斯之剑,还有蒙牛等竞争对手的 “灯塔工厂” 和新品类布局也正在加速吞噬伊利的市场占有率。多重压力之下,伊利正陷入一场 “全面危机”,企业的未来也远比想象中的要困难。